狂想劇場創作方向多元,除了當代新劇本系列,近年來也致力於「跨界實驗系列」的演出製作,由藝術總監廖俊凱邀請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合作,導入不同創作媒介,以概念文本出發,帶出 聲音、影像、身體、空間、符號等元素交織,故事並非唯一的觀看主軸。

本劇為廖俊凱邀請新媒體藝術家張博智聯手合作,自2013年起開始發想,經過四年的創作醞釀與沉澱,以「影像」為實驗媒介來創作。

《黑夜之後》像是一張嚴選的酒單,影像為媒介,結合現場戲劇演出,三位演出者穿梭在〈白蘭蒂的大睡眠〉、〈下沉紳士的日常生活〉、〈分手晚餐〉、〈兩海之間〉、〈獨酌的冰涼〉等夢境與現實之間的各異場景。

本劇使用七種酒類,類比人生幾個不同片段,「依存與上癮」、「沉睡與失眠」、「獨處與聚會」等情況是每個人都曾面對的生活狀態,我們邀請觀眾進劇場感受心中的獨白,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與情感溫度,在劇場裡品味共飲生活的多重樣貌。

演出資訊

演出形式:現代戲劇|影像媒介|室內演出
演出長度:75分鐘(無中場休息)
演出場地:華山1914文創園區烏梅劇院(如何到達 → https://goo.gl/hiVxN
座位票區:ABC區不分票價,購票須先選票區,各票區內無指定座位,自由入座。
票區指南:因舞台的特殊設計,ABC三區的觀看角度各異,具有不同的觀看樂趣。
專屬飲品:演出場內將提供《黑夜之後》指定飲品,觀眾看戲時可隨意享用。

創作團隊

∣共同創作 張博智 廖俊凱 黃至嘉
∣演出 翁書強 黃至嘉 郭孟昕

∣文本暨影像導演 張博智 ∣文本協作 廖俊凱、黃至嘉 ∣導演 廖俊凱 ∣動作指導 黃至嘉
∣舞台設計 陳威光 ∣燈光設計 何定宗 ∣音樂設計 吳欣穎 ∣服裝設計 林玉媛 ∣主視覺設計 鄭秀芳 ∣攝影 李欣哲&魏可

∣技術總監 張廷仲 ∣舞台監督 黃郁雯 ∣音響工程 重擊音響 ∣技術團隊:INFINITArtS

∣製作人 曾瑞蘭 ∣執行製作 郭芳萍 ∣導演助理 廖紹妤 ∣實習助理 陳怡安 ∣票務行政 林汶智 ∣宣傳行政 周子淨

觀看節目單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