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博 智
2007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並以「平面設計」、「新媒體藝術工作者」、「網頁設計師」、「劇場影像設計師」、「MV導演」多種不同身分活躍於各個不同場合。曾操刀設計魏如萱演唱會投影影像設計、多張唱片視覺設計,並入選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科技藝術專案 補助、入圍AMP音樂推動者大獎(最佳音樂影片)、入圍「2015 JAGUAR科技藝術獎」(一種資訊流的觀看方式V2),近期參與有三宅一生春夏時裝發表 ( 聲音、影像設計 )、向左走,向右走( 2010年版音樂劇 )、幾米音樂劇 – 地下鐵( 2012年版、2017年版音樂劇 )、溫慶珠2013年春夏品牌形象短片( 導演 )、《浮花》影像設計(2015)、故宮郎世寧新媒體藝術展作品《穿真透時 – 畫孔雀開屏》藝術總監(2015)、《陳珊妮演唱會6502》影像設計(PYD)(2017)、《黑夜之後》主創編劇、影像導演(2017)…等, 現為國立政治大學 兼任助理教授、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兼任講師。
Poki Chang was graduated from the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 Technology,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He used to be one of the original members of the art creation team「朗機工/ LOGICO-」, and now actives in various fields of art as new media art worker, website designer, image designer for theater, and the director of music videos.
He used to be supported by the Techno Art Creation Project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Arts Foundation, also nominated by AMP Awards (Best Music Video). He took part in sound and image design of Issey Miyake spring/summer 2009 and image design of Chen Chien-chi’s “Love Scenes of Flowers and Farewell,” “Turn Left, Turn Right” (musical, 2010), The sound of live of sound, Tender Black Mail; Image design of Taipei Dad, New York Mom; Jimmy’s Subway: a musical–2012 Revisit. …etc.
He is currently a assistant professor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and a lecturer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so dedicated to developing Sound-Visual project and electric instrument creations.
歷年經歷
2021
- 擔任長庚大學駐校藝術家。
2020
- 數位博物館展覽作品 《大雅韶音》展示於 嘉義 國立故宮博物院 南部院區 – 影像導演。
- 聯展作品《Breathe No.1 & No.2》展示於 《吸一口虛擬鄉愁》 法國 巴黎
- 聯展作品《Data.Wave 一種資訊流的觀看方式》展示於 Boomer藝廊 英國 倫敦
2019
- 公共藝術作品 《交換的風景 Exchanged Scenery》設置於 台北 台大癌醫中心。
- 參與巡迴演出陳珊妮演唱會《少年A》演唱會於台北LEGACY、中國等地 – 現場投影視覺設計。
2018
- 參與 台北工藝設計分館 《球型投影裝置》展出於 台北 台北工藝設計分館 – 空間裝置設計。
- 作品:《SoundDrop》展出於 國立台灣大學 藝文中心 臺大創校九十週年音樂會暨空間實驗展 – 投影聲音裝置。
- 參與 張琪武舞蹈作品:《無聲》展出於 香港 牛池灣文娛中心劇院 – 互動影像設計。
- 參與 歌手 阿肆《世界上的另一個你》演唱會 於 杭州 – 演唱會導演、影像設計。
- 擔任國立台灣大學 水流心田駐校計畫之駐校藝術家。
- 作品:《一種資訊流的觀看方式 V3 現場演出版》於國立台灣大學 外語教學暨發展中心
- 參與 劇場演出《夜奔》於 上海 第三屆表演藝術新天地 – 影像視覺設計。
2017
- 參與劇場演出《2017幾米音樂劇 – 地下鐵》於台北 城市舞台 -影像視覺設計。
- 作品:《波的三種視點》於法國加萊蕾絲暨時尚博物館(La Cité de la dentelle et de la mode de Calais)展出。
- 參與劇場演出《櫻桃園 2047》於台北 台灣戲曲中心 -影像視覺設計。
- 參與巡迴演出《陳珊妮演唱會6502》於台北LEGACY、 台中LEGACY、中國等地 – 現場投影視覺設計。
- 參與劇場演出《黑夜之後》於台北 華山藝文特區 烏梅劇院、桃園鐵玫瑰劇場 – 主創編劇、影像導演。
2016
- 桃園台灣燈節 《祥瑞》、《流雲》、《BOOM》、《搖擺筋斗雲》作品展出。
- 參與 宗邁40年「成長與蛻變」經典作品展 – 展場多媒體設計、執行。
- 作品:《顏色的基因》於台北 國立台灣博物館 南門園區展出。
- 參與 劇場演出《迷宮魔獸》於國立台灣歌劇院 開幕演出 – 影像視覺設計。
- 參與 黃連煜演唱會《為山歌而唱》於國家台中歌劇院 – 影像導演
- 參與《上海金橋國際商業廣場跨年活動》於上海金橋 – 視覺美術指導、影像設計
2015
- 作品:《一種資訊流的觀看方式V2》 於台中 國立台灣美術館 展出。
- 作品:《一種資訊流的觀看方式V2》 入圍「2015 JAGUAR科技藝術獎」。
- 參與 劇場演出《青春美夢》於高雄 大東劇場演出 – 影像視覺設計。
- 參與 劇場演出《夜奔》於台北 國光劇團演出 – 影像視覺設計。
- 作品:《穿真透時 – 畫孔雀開屏圖》於台北 故宮博物院 展出。
- 作品:《穿真透時 – 畫孔雀開屏圖》於義大利 佛羅倫斯 聖十字教堂 展出。
- 參與 狂想劇場演出《解》於台北 竹圍工作室演出 – 影像視覺設計。
- 參與 舞蹈演出《浮花》於台北 水源劇場演出 – 影像視覺設計。
2014
- 參與 新媒體劇場演出《蝴蝶春夢》- 影像視覺設計於兩廳院實驗劇場。
- 參與《就是王道》- 台北建城130週年音樂會,於台北中山堂 – 多媒體影像設計
- 參與湯皇珍《尤里西斯機器》,於新竹藝術8、台北當代藝術館 – 聲音影像演出
- 參與 新媒體劇場演出《寄居》於松山文創園區、北京- 影像視覺設計。
- 作品-樂器一號,於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廈門)參與展出。
2013
- 參與 溫慶珠2013年春夏品牌形象短片《I love you, I don’t love you》 – 導演
- 參與 幾米音樂劇場《向左走,向右走》- 影像視覺設計。
- 參與 新媒體劇場演出《昌南 – CHINA》- 影像視覺設計。
- 作品:《遠方的風景》 於 金瓜石 黃金博物館 金水特展室 展出。
- 參與 新媒體劇場演出《寄居》- 影像視覺設計。
- 參與新媒體劇場演出《台北日和》- 影像視覺設計。
- 參與新媒體舞蹈演出《北方意念》- 影像視覺設計。
2012
- 參與 舞台劇《台北爸爸紐約媽媽》- 影像視覺設計。
- 參與 魏如萱 「晚安晚安」演唱會 – 演唱會視覺導演與設計。
- 參與《2012台新藝術獎》 頒獎典禮 –視覺設計、製作
- 入圍《2012音樂推動者大獎》- 「魏如萱 – 隕石」最佳音樂影片
- 參與 幾米音樂劇場《地下鐵》- 影像視覺設計。
- 作品:《No7-Data.Wave (一種資訊流的觀看方式)》 於 北師美術館 MoNTUE 展出
- 參與 匯舞集舞團演出 – 《門》 – 影像設計
- 參與 舞台劇《台北爸爸紐約媽媽》(再製版)- 影像視覺設計。
2011
- 參與 《 NSO歌劇音樂會-希臘悲劇 艾蕾克特拉》擔任多媒體影像設計。
- 參與 團體好好先生「我們的狂想曲」MV製作,擔任導演 。
- 參與 瑞士伯恩市立芭蕾舞團 編舞家「蔡慧貞」 舞作 – 《ROOTS》 – 影像設計。
- 參與《人飛創作實驗計畫2011–青春時差》 – 新媒體音域場,聲音影像創作發表。
- 參與 魏如萱 專輯「不允許哭泣的場合」 – 「隕石」音樂錄影帶導演。
- 參與《黑信 Tender BlackMail》 – 新媒體音樂劇場,聲音影像創作發表。
- 參與《2011台新藝術獎》 頒獎典禮 –視覺設計、製作
- 參與《2011國家文藝獎》頒獎典禮 – 典禮概念設計、視覺設計、視覺導演。
2010
- 參與 《SPIN 2010》擔任多媒體影像設計。
- 參與歌手魏如萱「問號」MV製作,擔任導演 。
- 參與戲劇 戈爾德思《在棉花田的孤寂》製作,擔任影像設計。
- 參與音樂劇「向左走 向右走」製作,擔任影像、互動設計與製作。
- 作品:No6-Trans (竄動) 於「超響」(實驗音樂演出)於 台北藝術大學 戲劇廳 演出。
2009
- 參與Issay Miyake Spring&Summer 09 春夏服裝秀演出 擔任影像設計與聲音設計。
- 參與 The Sound 陳建麒 相約北京音樂會 演出 擔任互動影像設計與製作。
- 參與 台北市立美術館 皮克斯20年展 – 擔任展場規劃與網頁設計。
- 參與 陳建騏 花與告別音樂會 台北藝術節 擔任互動影像設計與製作。
- 朗機工個展 「菌擊」 , MOT ARTS,台北。
2008
- 參與陳珊妮演唱會 – 「視覺系樂園」之演出( 即時影像 ) 。
2007
- 擔任台中國立美術館 數位資源中心開幕之影像燈光設計與即時現場演出。
2006
- 作品plankton入選2005 Siggraph Taipei 新世紀數位研討會。
- 作品:plankton、light dance、flower 入選「腦天氣影音藝術祭」並於誠品書店信義店演出。
- 獲選為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科技藝術創作發表獎勵計劃補助。
- 聯展 「非黑之境」於華山藝文特區 作品 – 光流Lightriver。
- 參與NSO 歌劇系列 – 「尼貝龍指環」製作,擔任影像製作。
- 擔任台新金控大樓外牆LED藝術動畫設計。
2005
- 聯展「溫州街藝術季」於台北市溫州街。
- 參與2005電腦音樂與音訊技術研討會並發表作品「bit」於台灣大學博理館國際會議、視聽小劇場 。
- 個展「浮游生物-plankton」於「在地實驗」,台北。
2004
- 個展「浮體」於「在地實驗」,台北。
- 聯展「失格裂縫」於台大學生藝文中心。
2003
- 參與「國巨科技藝術節:飆藝-藝術玩家 X 科技駭客」活動,於台北市紅樓發表。
2002
- 參與國科會研究案:「台灣佛教數位化博物館:蓬萊淨土遊」 (2002~2003)。
- 參與「中央研究院 數位典藏系統 計畫」。
- 參與「躍動-藝術與科技」活動。(國父紀念館演出) 。
- 參與2002 應用媒體藝術創作觀摩研討會(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2001
- 參與「南島文化之旅」(台北市政府計畫) 兼任研究助理
- 加入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擔任網頁設計工作,並參與「中央研究院 台灣研究網路化計畫」。
2000
- 參與國科會研究案:「數位博物館計畫:玄奘西域行」(2000~2001)擔任兼任研究助理。
- 參與總統府網站設計。
1979
- 出生於台南